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安徽 > 地市动态

滁州新增3个安徽历史文化街区,你去游览了吗?

时间:2019-01-27 09:39:43       来源:安徽热线
摘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滁州市遵阳街等列为安徽历史文化街区的批复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遵阳街等3处为历史文化街区的请示》(滁政〔2018〕35号)悉。根据《历史文化名城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

滁州市遵阳街等

列为安徽历史文化街区的批复

滁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申报遵阳街等3处为历史文化街区的请示》(滁政〔2018〕35号)悉。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将滁州市遵阳街、北大街、金刚巷列为安徽历史文化街区。

二、历史文化街区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你市要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领导,编制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等,制定相应的保护控制措施,提出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和环境要素的分类保护整治要求。要健全工作机构,明确保护要求,强化日常监管,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滁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指导。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9年1月18日

遵阳街历史文化街区

(一)遵阳街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扩建城池、增扩城周,重修上水关,新建下水关,最后形成了双重瓮城,城水相织的格局;清末为东关地区,遵阳街一带成为古城居住生活和商业活动的中心。近代随着津浦铁路的修建,一度成为滁州市的商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第一家百货商场也诞生在该地区。遵阳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古城以东,明清城墙大东门外,是反映滁州多个历史时期叠加发展、空间变迁的立体缩影。

明清时期,街区为城市东部的重要的门户空间,为北部化日门-环漪门双瓮城、下水关、孟公坝和内城河的下游地区。遵阳街成为东关商业繁荣的街市地区。

清末民初,随着津浦铁路的修建,遵阳街一度成为滁州市的商业中心。津浦铁路带动下,东关在民国时期形成滁州手工业商贸、工业运输中心。

逐渐转变为以居住为主的生活片区,但原有大量的手工作坊铺面得以保留,依然充满了浓重的传统生活氛围和商业氛围。

(二)遵阳街历史文化价值与地方特色

1. 古城营建与自然山水相互融合的承载地

遵阳街历史文化街区整体呈现“双瓮相峙,城水相织”的格局特征,体现了礼制思想和因势利导的人居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相互融合。

滁州四面凿池,河流中穿,形成独特的东西两向双城门、一水关的格局。而在街区之内城墙遗存、下水关保存完整,孟公坝位置可辨,是滁州水工设施、城墙、水关三者皆存的地区,也是体现这一古城格局特色的唯一样本。

借助水工设施调蓄防洪,戍守防敌一体多用,体现我国古城规划营建之妙意。在水量充沛时期,打开下水关、孟公坝和护城河的两个闸口,清流河向内城河蓄水;枯水时期,关闭下水关、孟公坝和护城河的两个闸口,内城河蓄水供城内生活用水;敌军入侵时期,先关闭闸口蓄水,敌军水路入侵时打开水关,用洪水冲溃敌军。

2. 津浦铁路带动下东关商贸与工业文化的传承地

遵阳街向来是商业繁荣的街市地区,近代随着津浦铁路的修建,成为滁州市的商业中心。在民国时期形成滁州手工业商贸、工业运输中心。街区北部临近津浦铁路由侵华日军修建的办公楼和宿舍业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抗争。

运河、津浦铁路、京沪高铁是我国东部城镇空间格局的三个时代的经济动脉,引领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经济变革。津浦铁路途经四省,将华北经济中心与全国经济中心和冀鲁苏皖广大腹地联系。带动了沿海地区新兴工业城镇的出现。

而滁县站虽为二等站,但由于琅琊胜景的吸引,滁县站成为了津浦线上着名的旅游站,众多文化名人来往于此。“新月派”女诗人、散文家、大学教授方令孺与国画大师徐悲鸿、文学家丁玲等一行曾经从滁县站到达滁州,并在琅琊山留下着名的诗篇文章。滁县站专开旅游线售卖“滁州星期来回游览”车票,使南京、上海至琅琊山周末旅游常态化。

滁县站也是津浦线老站的“样板房”,是津浦铁路南段保存最完好的车站之一, 客货站均存,同时铁路相关遗产丰富,包括敌军小楼、近代铁路家属区等。津浦铁路开工后为加快效率,以韩庄站为界;北段德国人设计,每站各异;南段英国人设计采用一套图纸。客站南北向房屋三排,呈“山”字型。建筑采用矩形平面,四坡屋顶,檐口与外墙相交,不出檐,是典型的英式建筑风格。同时货站在西、客站在东,形成由工业体系主导的流线设计。

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一)北大街历史沿革

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滁州古城中心,北湖南侧,南谯北路以西,西大街以北。唐宋时期,北大街一带就是罗城之内的生活片区,明清时期北大街扼守北门,是古城对外交通的重要地区,沿街商铺林立,是古城居住生活和商业活动的中心。

街区内主干街巷呈南北走向,北至太平桥北巷巷口、南抵双拥西路,街区范围内的次要巷道包括太平桥北巷、西后街、韩家古堆(已消失)、张家巷、兰家巷、财神巷。

北大街自宋初(建隆年间)城廓扩建并定型以后,一直是古城区的主干街巷之一。滁州城在宋元时期形成十三坊,后来又在明永乐时期于十字街(西后街与北大街交叉口)增设四坊,分别是崇礼(东)、宣化(西)、迎薰(南)、宁远(北)。

十字街在整个古城街巷格局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点。除此之外,就是丁字街(现南谯北路与东后街形成的丁字口)、鲜鱼巷口(东西大街与南谯北路交叉口)、四牌楼(南谯北路与鼓楼街交叉口)。以上均为古城骨干街巷节点位置,十字街为自东向西,再转向北的交叉点。

民国时期南谯北路(中心街)成为老滁州的商贸中心,聚集各类生活服务行业,如南货、北货、京货店、浴室、旅馆、理发店、照相馆等。章益故居东侧是城内有名的杂货铺黄大昌号,西侧是乐源善药草行,对面街南侧是全城最大的商号章氏家族章三益号。直到解放前夕,这一带仍保留着商业街的特色。

(二)北大街历史文化价值与地方特色

1. 古城格局的重要体现

滁州古城营建体现了礼制思想和因势利导的人居理念的相互融合。出于山势地形及军事防御的目的,滁州城廓区别于大多数古城城池,非圆非矩,城门不相对,街巷形成双十字轴线。北大街历史街区与北湖、北门形成视线通廊,历史上街区内自北向南,分布有中察院、钟楼(鸣远楼)、文昌宫、财神庙等建筑,与更南边的火神庙、龙兴寺形成一条南北向的衙署、寺庙建筑轴线。北大街的钟楼,是明清滁州城中除鼓楼、怀嵩楼、奠枕楼之外的重要公共建筑,同时也是重要制高点。

2. 滁州皖东传统建筑保存完整的典型

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滁州古城有相对完整的历史风貌、街巷系统和成片的传统民居群落的区域。街区内建筑保存完整,是皖东传统建筑在古城保存的典型;以北大街为主干,呈棋盘式格局,院落鳞次栉比,横纵排开。

街区内的民居建筑可以分为四种空间基本单元,分别是一字型、对合式、三间搭两厢和合院式。四种形式在横向和纵向上扩展组合,构成街区的基本肌理。

3. 滁州名人文化传承地

章益(1901-1986),滁县(今滁州市)人。着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历任复旦大学教授、系主任、校长。着有《社会科学大纲》、《什么是人的心理——心理学讲话》等。

街区内的章益故居位于滁州市东后街45号,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章益故居建造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一座封闭的四进院落,房屋均为砖瓦木架结构,其中三进主建筑为一幢五开间的二层小楼,堪称晚清江淮典型民宅。1901年章益出生在这座老宅,度过童年、少年时代。

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体现了滁州古城做为名人荟萃的江淮文化名邑的地位,是名人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金刚巷历史文化街区

(一)金刚巷历史沿革

金刚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滁州古城中心,南谯北路以西,四牌楼街以北,西邻内城河。唐宋时期,金刚巷一带就是罗城之内的生活片区,明清时期是古城居住生活和商业活动的中心,可以说金刚巷历史文化街区是滁州历史上古城发展演变的核心片区。

唐代之前金刚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罗城之内,子城之外。城内外通过广惠桥相连接。唐代建设的龙兴寺位于街区之中(今第一小学)。

唐宋时期子城罗城扩建,金刚巷街巷内的清流街北至北大街,一直是古城区的主干街巷之一。滁州城在宋元时期形成十三坊,后来又在明永乐时期于十字街(西后街与北大街交叉口)增设四坊,分别是崇礼(东)、宣化(西)、迎薰(南)、宁远(北)。北大街-清流街和东西大街形成的十字街,是古城重要的节点明清时期是古城生活和商业活动的中心。明清时期兴建了大量公共建筑恰位于街区范围之中。

四牌楼为古城的几何中心,也是明清滁州城的重要地标,联系府衙行政中心和城中的生活片区。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诏建滁阳王庙于滁州”,重为郭子兴建庙。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亲自起草碑文,记述滁阳王事迹;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诏建滁阳王坟、享堂”。封王、建庙、定庙祀、立碑、建坟及享堂等一系列程序完成后,对郭子兴的祭祀活动实现了制度化。根据推测明代滁阳王墓位置应在今滁州第一小学西校区以北、今金刚巷街区的位置。

(二)金刚巷历史文化价值与地方特色

1. 古城格局的重要体现

滁州古城营建体现了礼制思想和因势利导的人居理念的相互融合。出于山势地形及军事防御的目的,滁州城廓区别于大多数古城城池,非圆非矩,城门不相对。

金刚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的位置,历史上四牌楼曾经设立于此,位于城南行政中心与北部生活中心的联系节点,可以说是古城双十字不规则的自由格局的典型体现。

2. 滁州皖东传统建筑保存完整的典型

金刚巷历史文化街区是滁州古城有相对完整的历史风貌、街巷系统和成片的传统民居群落的区域。以金刚巷为主干,呈棋盘式格局,院落鳞次栉比,横纵排开。

街区内的民居建筑可以分为四种空间基本单元,为一字型、对合式、三间搭两厢、合院式。四种院落横向和纵向上扩展组合,构成街区的基本肌理。

从建筑角度来看,街区内传统民居多做硬山顶,铺小青瓦,用青砖以传统空斗做法砌筑清水墙面,部分建筑用块石或毛石砌筑0.5-1米高的墙基,山墙形式多样。

民居多以三开间为主,屋架多为抬梁式,进深五至七架。部分建筑构架中三架梁头出替木承托金檩,可能是本地区独有的地方做法,体现了皖东的地域特色。

3. 滁州名人文化传承地

吴棠(1813-1876)为安徽明光人。江宁布政使兼署漕运总督、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未任)、闵浙总督、四川总督兼成都将军。咸丰六年(1856),吴棠丁父忧,在籍办团练。曾与太平军李秀成部战于滁州北门外,并迫使原太平天国将领李兆寿退出滁州。

史料记载,吴棠在滁州故居共有西公馆与约园、南公馆、北公馆三处。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南公馆,正是位于街区之中,故居原有连片房屋共100多间,是吴棠为告老还乡时修建的。

金刚巷历史文化街区集中体现了滁州古城做为名人荟萃的江淮文化名邑的地位,是名人文化的重要传承地。